曼联0-1埃弗顿:阿莫林确实应该感到担忧

作者:24直播吧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26日 21:01 分享

本期内容,我们来关注一下曼联在对阵埃弗顿的这场比赛的细节内容。

有一位足球教练曾经说过,具体是谁我有点遗忘了,执教球队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你可以根据周末的比赛结果,来验证过去一周做出的所有努力是否正确。

无奈输给埃弗顿之后,阿莫林应该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因为在这场比赛结束之后,此前还被媒体拿来称赞的“五场不败”的战绩,立刻就变成了“三场不胜”,风向也出现了清晰的变化。

然而,阿莫林和球队确实应该遭受批评,因为就连他自己都在发布会上表示:

“这五周以来,每个人都在称赞我们的进步。但我一直都在说同样的话。我们离这家俱乐部应有的水平还差得很远。”

“我害怕回到上赛季的感觉,这是我最大的担忧。”



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担忧也是应该的,但在赛后发布会上,阿莫林的其他观点,我们并不能完全赞同。

比如,他在整体上认为曼联在这场比赛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强度,这让埃弗顿看起来成为了更出色的一支球队,但在我们看来,在这个星期将输球的原因归结为“强度”,是不够客观的。

因为,本场比赛首发的11名球员,9名球员都参加了各级国家队在过去两个星期的比赛,只有卢克-肖和齐尔克泽没有参加。

所以,和这个星期其他结果爆冷,或者表现一般的豪门球队一样,曼联自己没有赛程负担,但和平时的俱乐部一周一赛相比,球员的身体注定不在最佳状态,这是一个大背景,尤其是和国脚不多的埃弗顿相比,强度上天然就会有区别。

其次,就是曼联开始遭遇的一些伤病情况,包括谢什科、马奎尔,以及这个星期不慎出现小伤的库尼亚,都让曼联在各个位置上的战术效果和表现要大打折扣,哪怕是谢什科,没有了他的身高等元素,尤其是结合这个位置今天需要使用齐尔克泽之后,姆贝乌莫表现会随之出现下滑,并不是特别难以预判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在主场作战,曼联的强度本身就不见得会比埃弗顿高多少,这是很多年轻教练不愿接受的情况,但你本来就不可能让一套主力阵容从赛季开始,一直打到赛季结束。

哪怕是单线作战。



这样一来,在比赛开局阶段,这些因为球员特点、身体疲劳、替补球员出场导致点位之间的战术联系发生变化等各种原因出现的失误,至少在我这里,全部都能被接受:













当然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个人从来就不认为部分曼联球员的实力有多么的过硬。

这样一来,包括埃弗顿在比赛第7分钟这次完整的推进,抓住了曼联在逼抢时的不协同,或者说被打到了应对预案不充分的问题,也在可接受的范围:



这场比赛本身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反倒是埃弗顿的这个年轻中锋巴里的表现,的确值得曼联警惕,他可以清晰地给曼联后卫制造压力:





那么在埃弗顿的体系里,这一点就有望给身后的三名进攻球员,格雷利什、霍尔和恩迪亚耶制造坚实的发挥空间,从而利用到曼联后卫线身前的空间,打击双中场覆盖不及的问题。

比赛来到第13分钟的时候,转折点到来。

这是一次姆贝乌莫和马兹拉维形成的配合:



姆贝乌莫的处理可以更好一点,因为阿玛德-迪亚洛和齐尔克泽已经提供了门前包抄和二线起脚的支援方式:



但姆贝乌莫也难免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所以表现稍有不足,而在格耶和基恩的帮助下,后上的布鲁诺还是打出了一脚质量不错的射门。

这次帮忙,直接引发了格耶和基恩的冲突,致使越线动手的前者被红牌罚下,曼联获得了人数上多打少的优势。

这一变动,让埃弗顿只好改为441,霍尔从前腰改打中场,于是中场区域的防守层次消失:



这就是曼联之后能打进两线之间的原因:





而且在红牌后的第一次进攻当中,曼联除了利用到了中场身侧的空间之外,卢克-肖也来到了前场:



这一点在后面的比赛也多次出现了:



















所以在我们看来,很多名宿在赛后批评曼联踢得保守,或者说不够勇敢,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卢克-肖已经在多打一人之后大幅参与进攻了。

当然了,这样参与进攻的方式,在11打11的时候也应该时而出现,就像我们此前也在一直建议约罗要多带球上去一样。

到了这个时候,曼联再出现传接层面的失误,自然就很难让人接受了,但如果这些失误来自齐尔克泽的脚下,或者说比如拉门斯这样的出球失误,还可以勉强理解:







只不过在这些新援和铁替补的发挥飘忽之外,有谁能更多依靠自己,而不是队友来打出内容呢?

球星能力实际上就是这种整体上就比较困难的比赛,一个比较关键的变量,就像姆贝乌莫和布鲁诺这样的前插,实际上就是减轻队友的处理球难度的一种选择,但他们并没有做好:





这个时候你却看到,埃弗顿的中锋巴里,真的能在卢克-肖和德里赫特的身上打出扎实的优势,从而带动身侧的加纳和恩迪亚耶发挥,尽力抵消了埃弗顿少打一人的困难程度:





就在第二次带动球队向前之后,埃弗顿得以留在了前场,来到了又一个转折点,也就是曼联的丢球时刻。

这里存在的一个变量,是此前的界外球进攻当中,埃弗顿的双中卫都来到了前场,所以在埃弗顿把球送回后场运转的时候,曼联的前场球员先是没有进行逼抢,随后在基恩后撤的时候,卡塞米罗随之移动,从而露出了他和布鲁诺之间,可以联系到霍尔的线路:



等到霍尔领球转身,这就不是一个所谓的双人包夹的环境,因为约罗还离得很远:



所以,霍尔先是向左带球,卡住了布鲁诺的身位,让伸了一脚的布鲁诺害怕送出定位球,没有继续跟防,但也是因为此前和霍尔之间的距离过大,霍尔向左带球,让约罗在赶快跟了两步,不得不立刻面对霍尔衔接的向右侧更快速的趟球:



就是这两次变向,让约罗顾此失彼,给了霍尔用从未进过联赛进球的右脚射门的空间。

这种给对手留出太多处理球空间的问题,就在此前对阵诺丁汉森林的时候,刚刚被我们指出过:



理论上,你当然可以将一部分锅分给布鲁诺,毕竟他在伸了一脚未果之后,就把防守职责彻底移交给了约罗。

就像他在失球过后,也对前场球员不进行逼抢,放任对手把球传进来也很愤怒一样。

但在实际的运行情况当中,考虑到主场作战、身体疲劳、主力和替补混搭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前场出现松懈也是难免的事情,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布鲁诺本就不是中场,不擅长防守,伸一脚这种一锤子防守自古以来就是他的习惯,而且也打了国家队比赛,还是31岁的年纪,这个时候把职责交给身后的年轻人也很正常。

注意,我没有说这是对的,而是难免和正常,因为在大部分的虐菜比赛当中,尤其是在球员们自己觉得手握较多优势的时候,各个位置出现松懈都很正常,这就是豪门后卫和门将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

你在一场比赛里总要面对几次一对一防守和对手的一两脚高质量射门。

当年刚刚加盟皇马的时候,佩佩就经历了这一考验。

他在皇马的首秀便是对阵马德里竞技,而比赛开场30分钟后,球队的进攻屡屡被对手阻断,作为中卫的佩佩压力很大,于是他用自己在波尔图的思路呼喊着队友。

“我一直喊‘法比奥(卡纳瓦罗)!法比奥!’,让他帮忙补个位,然而他抽空告诉我,‘我们不补位,每个人都只管自己的地盘’。”

“我当时就听懵了,‘是这样的啊?’在球场上,我的队友离我能有五十米远,就好像我在和对手玩一对一一样。”

当然了,时过境迁,20年前的战术环境和现在已经有很多不同。

但是,以强队自居的曼联在主场对阵埃弗顿,尤其是在多打一人之后,势必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进攻端,这自然会导致防守端所获得的资源变少。

另外,每个球员都会说的“每场比赛都会拼尽全力”是一句政治正确的谎言,实际上没有人会这样踢球,所以因为各种原因,球队的防守不会时时都完美无缺,就像有时总要依靠个人能力来进球一样,有时就要依靠个人能力来不丢球。

这次防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场没逼抢,中场没帮到底,就靠约罗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来破坏对手的进攻,就算约罗犯错,对方得以起脚,这也应该是已经十人作战的埃弗顿全场次数非常有限的进攻之一。

结果,埃弗顿就这样进球了。



国际比赛日之前,对阵热刺的那期冷静过后,当我们谈到马奎尔的受伤时,就写了这么一句话:

“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几场比赛,约罗可能会重回首发了。”

还是我们在复盘中强调的观点,如果你将约罗定位为年轻球员,那么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只要未来能够不犯类似的错误,但我们暂且不论约罗在过去一年多的进步明显或不明显,仅就这场比赛来说,后场出错了,前场就需要来擦屁股了。

但在这场比赛,曼联擦不动了。

当此前表现出色的姆贝乌莫和表现尚可的阿玛德-迪亚洛,都在之后的破密集防守中出现不该有的失误的时候:











包括布鲁诺还在出现失误的时候:



齐尔克泽、多尔古和马兹拉维这些球员踢得就算可以了:



齐尔克泽甚至还在给出现失误的卡塞米罗擦屁股:



所以在0-1过后,随着埃弗顿全线回收,将精力放在防守端,各种客观因素和主力架构不在所导致的进攻效率有限就摆上台面了。

而在调整环节,半场换上芒特,从而将阿玛德-迪亚洛换回右翼卫,包括之后用梅努换下今天明显发挥不佳的卡塞米罗,也都是阿莫林尽力提升进攻所想的办法。

替补席上补充进攻的选择,除了芒特之外,就剩下莱西这个18岁小孩了,或许鲁尼等人希望看到的是阿莫林用莱西换下一个后卫。

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改写比分的可能并不大,更多的应该还是对阿莫林的三后卫体系的怀疑。

实际上,到了上下半场的末段,曼联足以改写比分的好机会也不少了,但齐尔克泽和布鲁诺等人都没有抓住,这一点确实有些可惜:















这对于本赛季致力于改善进攻效率的曼联来说,确实是个不该出现的情况,但用来提升进攻效率的三叉戟当中,库尼亚和谢什科不在,姆贝乌莫独木难支,而本赛季的布鲁诺改到中场,体能和精力被分散之后,脚下开始失准这个结论也能推得出来。

这样一来,如此输给埃弗顿,确实非常令人失望。

但对于我个人来说,由于在此前的三连胜和五场不败期间,也没有觉得曼联的表现有多么过硬,更何况最近两场比赛已经非常接近输球,所以这样一场失利对我个人的冲击可能没有对其他朋友那么大。

相较于这场比赛的过程和结果,还是曼联在最近一年的人员配置的方式,让我们比较有意见。

算上拉门斯,和约罗一起没能阻止丢球,两个年轻球员连成串,都有可进步的空间,但在他们身前,是年近70岁的双中场组合。

至于需要给后场擦屁股的前场,今天只剩姆贝乌莫一人,这有谢什科和库尼亚受伤的客观原因,但从替补席上,曼联为何只能拿出特点和谢什科完全不同的齐尔克泽呢?而且,如果此前不用齐尔克泽是因为特点不同,这使得齐尔克泽几乎焊死替补席,那么曼联为何在夏窗出租赫伊伦,而保留齐尔克泽呢?

如果原因出自经济层面,那我们无话可说,如果不是,那么这就指向一件事情:俱乐部对单线作战的储备和曼联的球员能力存在错判。



就像上一场赛后,担忧谢什科伤情不轻的阿莫林,立刻在发布会上提到了冬窗引援的可能性,对于向来心直口快的他来说,这必定是他内心的最初想法。

然而,非洲杯是曼联早在引进姆贝乌莫的时候就能预见的特殊情况,而且就算是单线作战,你也无法保证主力阵容能打满38场联赛,要知道,这已经是曼联联赛杯早早出局,前半程的一周双赛已经少了几场的现实情况了。

作为来到英超仅仅一年的年轻教练,阿莫林可以觉得前锋线上储备几个人,加上阿玛德-迪亚洛等人可以代打就足够了,那么管理层没有意识到这里的风险吗?

更何况,本赛季的曼联要庆幸于老将卡塞米罗还能勉力维持,否则中场只储备四人的惊悚剧情,就会轮番上演了。

马奎尔受伤,约罗就要出场,谢什科和库尼亚受伤,姆贝乌莫的进球效率就没有保障了。

曼联此前的三连胜,战术和发挥本来就有着一些偶然因素,如今稍有波折,替补登场,战术和发挥就失去了基础。在未来几场不会遭遇强队,需要在弱旅身上尽力拿分的时候,这是一个十足的坏消息。

所以,曼联确实需要引援,以此来逐步解决主力阵容的短板和替补阵容的实力,但在这个冬窗,曼联管理层会为阿莫林带来新援吗?带来的新援质量会足够吗?能帮助球队冲击更好的名次吗?

这同样是阿莫林需要担忧的问题。




热门TAG